宋朝心学与理学

宋朝心学与理学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宋朝心学与理学,宋代理学和明清思想的异同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块儿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宋代理学和明清思想的异同
  2. 宋明理学形成原因
  3. 宋代理学教育思想

[One]、宋代理学和明清思想的异同

〖One〗、同:①思想范围上,同属于儒学范畴,都是对儒学的发展。②思想主张上,都强调意识(理、心)第一,物质第二,同属于唯心主义思想体系。③目的上,都要求人们克服私欲,以“仁”的思想规范行为,从而维护封建统治的社会秩序。④地位和影响上,都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大成就,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Two〗、异:①从宇宙的构成看,理学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心学则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离开人的思想意识,任何事物便不存在,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②从道德主张看,理学主张人应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而心学则主张人应通过“内心”的自修、自省达到良知,从而为善。

〖Three〗、理学:人的欲望是导致灾难发生的原因(就是不好的),尊崇天理和秩序。为了追求理想中的崇高道德,可以牺牲人的所有欲望。再说白一点就是:“宁可饿死也不偷东西吃!”

〖Four〗、心学:人的欲望是正常的,是合乎常理的。用天理来强行压制不会有任何效果。天理即使人欲!

[Two]、宋明理学形成原因

〖One〗、高度集中的皇权时期,传统儒学乃至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所订立的儒学都已经不适合宋朝的政治属性,故而在大时代下必须改变

〖Two〗、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南宋心学:理学家陆九渊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愿,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Three]、宋代理学教育思想

〖One〗、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经学在教育领域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先秦子学阶段的百花齐放、**争鸣,使得儒学主导地位得以确立;汉唐经学阶段的笺注疏解,巩固了儒学的经学地位,但也正是因此使得儒学僵化、保守,向繁琐、空洞和虚无发展,有的学者,终其一生也不能通晓一经。进入宋代之后,这种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东来的佛学,给儒家思想造成重大的冲击波,在与儒学斗争和融合的过程中,也促进了儒学的变革和发展。宋代的儒学家适应大一统社会的需要,以原有的儒家教育思想为基础,积极吸收外来文化,尤其是佛学的有益成分,重新建构儒家学说,开创性的产生了封建社会后期的主流教育形式——理学教育。

〖Two〗、宋代理学家们在建构理学思想时,一方面极力排斥佛学思想,一方面又不断接受佛学思想的浸染。著名思想家侯外庐在他主持编纂的《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中说到:“辟佛的宋儒本质上往往不是佛学的批判者,而是批判的佛学者。”

〖Three〗、宋代理学的奠基人张载,形成者程颢、程颐,集大成者朱熹,以及理学中另一派别心学的代表人物陆九渊,他们的思想,或多或少的都与佛学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著名的学者,基本上都有出入儒释的经历。佛学渗透到儒学中来,是宋代思想和理论思维的一大特色。

〖Four〗、张载,宋代理学思想的主要奠基者,在理学教育思想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他的学说,尤其是他关于人性论的论述,为以后的理学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据史料记载,张载读书“益穷六经,至释、老书无不读”。故而张载虽然是在批驳佛教宣扬的佛性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人性论,但不能否认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佛教思想的影响。他说:“释氏之说所以陷为小人者,以其待天下万物之性为一,犹告子‘生之谓性’。今之言性者汗漫无所执守,所以临事不精。学者先需立本。”[1]他认为佛性以人生来就有的本能为性,容易使人无所立,而进一步的无所执守,是不完善的。他在统合儒家性善论和佛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人性论观点。他认为,人有“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气质之性是人本有的自然之性,而天地之性是至高无上的太虚本性,是至善至美的。每个人在出生之时,秉受天地之性,被赋予了具有优良道德品性的可能,但由于秉受的阴阳二气的偏差,各人所受的“天理”多少不一,掺杂了邪恶、欲望等杂质,气质之性产生。但是气质之性可以变化,普通人可以通过养性、学习、知礼来抑制气质之性,从而不断修养到纯粹的天性。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www.77788848.com/4hZb113mg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