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各部

唐朝的各部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唐朝的各部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唐朝的各部的知识,包括古代官职的大小排位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唐朝时期的刺史是多大的官
  2. 古代官职的大小排位
  3. 古代王朝的各职位

[One]、唐朝时期的刺史是多大的官

〖One〗、刺史是比巡抚高一个级别的,刺史的权利比较大,关位更高。

〖Two〗、唐朝是的刺史就相当于现今的一个市委书记,刺史管辖的地方当时是按人口的多寡划分的,有三万户,两万户的;是可以调动绝对的;清代的巡抚职权虽与总督大致相同,兼理军政民政,但是,地位和权力略低于总督。

〖Three〗、巡抚的官阶为从二品,加副都御史及侍郎衔的为正二品。巡抚作为一省的比较高行政长官,例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有的巡抚兼授提督衔,事实上,清朝巡抚兼兵部侍郎衔已成定例。

〖Four〗、虽然巡抚在名义上受总督节制,两者为上下级关系,但严格说来,巡抚不是总督的属官,而是直接对皇帝负责。巡抚具有与总督一样的上奏权,也可以参劾总督。

〖Five〗、秦每郡设御史,任监察之职,称监察院御史(监察御史)。汉初省,旋复置。文帝以御史多失职,命丞相另派人员出刺各地,不常置。武帝元封初,废诸郡监察御史。

〖Six〗、继之,分中国为十三部(州),各部置刺史一人,后通称刺史。

[Two]、古代官职的大小排位

古代官职的情况,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的职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大体可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

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公,下设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后世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尚书省遂废。明代内阁为比较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首辅(即宰相)。清代有军机处,王、公、尚书等为军机大臣,掌握政府大权。

六部,是指“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学、学校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

寺即官署。九寺即九卿之官署。汉以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谓之九寺大卿。历代略有变动,迄于清皆因之。

『1』光禄寺:掌宫廷宿卫及侍从,北齐以后掌膳食帐幕,唐以后始专司膳。

『2』太仆寺:掌舆马畜牧之事,北齐始曰太仆寺,清光绪改革官制时并入陆军部。

『3』太常寺:秦署奉常,汉改太常,掌宗庙礼仪,至北齐始有太常寺,清未废。

『4』宗正寺:明清为宗人府,掌天子宗族事。

『5』大理寺:掌刑狱案件审理,秦汉为廷尉,北齐为大理寺,历代因之,清为大理院。

『6』卫尉寺:掌门卫屯兵,北齐改为卫尉寺,隋改为军器仪仗、帐幕之类,明废,清有銮仪卫。

『7』鸿胪寺:秦曰典客,汉改大鸿胪,掌赞导相礼。鸿,声也,胪,传也,传声赞导,故曰鸿胪。至北齐曰鸿胪寺,清未废。

『8』少府寺:掌山泽之事,后又掌宫中服饰衣物、宝货珍贵之物,隋改为监,历代因之,明始废。

『9』太府寺:即大司农,掌钱谷金帛诸货币。

此外,中央还设有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责管理图书、编修历史、制定历法等工作。如司马迁、张衡曾任太史令。高启为翰林国史编修等。

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属官有行军司马、参谋、掌书记等。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明清改州为府,称知府。

此外,汉代也设州,天下分十几个州,基本上是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去刺探情况,称刺史。隋唐全国分十几个道,也称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前往巡视,称黜陟使。宋代全国分二十左右路,路中设若干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务。元代地方比较高行政机构叫行中书省,明代改称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为“省”。

【官职的任免升降】“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官职的任免升迁常用以下词语:『1』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2』除。拜官授职,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3』擢。提升官职。『4』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5』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6』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7』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8』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

【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比较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于宰相通称,简称“相”。

【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

【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奉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

【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

【大将军】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比较高称号。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

【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比较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

【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Three]、四人,多则[Six]、人,被称为“枢臣”。

【御史】本为史官,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

【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比较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

【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

【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比较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比较高一级武官。

【上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

【大夫】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

【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

【太史】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职掌范围渐小,其地位渐低。

【长史】秦时为丞相属官,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

【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

【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郎中】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

【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

【令尹】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丞相。明清时指县长。

【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

【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

【经略使】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

【刺使】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比较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

【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极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

【校尉】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

【教头】宋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

【提辖】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

【从事】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

【知府】即“太守”,又称“知州”。

【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

【里正】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

[Three]、古代王朝的各职位

〖One〗、大清朝官员等级分“九品十八级”,每等有正从之别,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

〖Two〗、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

〖Three〗、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Four〗、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Five〗、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督察院左右督御史

〖Six〗、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内大臣

〖Seven〗、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内务府总管

〖Eight〗、武职京官:左右翼前锋营统领、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

〖Nine〗、文职京官: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

〖Ten〗、文职外官:巡抚、布政使司布政使

1〖One〗、文职京官:督察院左右督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

1〖Two〗、文职外官: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

1〖Three〗、武职京官: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

1〖Four〗、武职外官:城守尉、参将、指挥使

1〖Five〗、武职京官: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护卫

1〖Six〗、武职外官: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指挥同知

1〖Seven〗、文职京官: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

1〖Eight〗、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督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

1〖Nine〗、京职外官:顺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员、

20、武职京官: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参领、副前锋参领、副骁骑参领、

2〖One〗、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贝勒府司仪长、侍卫领班

2〖Two〗、武职外官:防守尉、佐领、都司、指挥佥事、宣慰使司同知

2〖Three〗、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

2〖Four〗、文职外官:知府、土知府、盐运使司运同

2〖Five〗、武职京官:城门领、包衣副护军参领、包衣副骁骑参领、包衣佐领、

2〖Six〗、武职外官:宣抚使、宣慰使司副使

2〖Seven〗、文职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给事中、

2〖Eight〗、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太医院院使

2〖Nine〗、文职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隶州知州

30、武职京官:三等侍卫、治仪正、步军副尉、步军校、监守信?官、分管佐领

3〖One〗、武职外官:关口守御、防御、守备、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千户

3〖Two〗、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鸿胪寺少卿、司经局洗马、

3〖Three〗、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员外郎

3〖Four〗、文职外官:各州知州、土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司提举

3〖Five〗、武职京官:四等侍卫、委署前锋参领、委署护军参领、委署鸟枪护军参领、

3〖Six〗、委署前锋侍卫、下五旗包衣参领、五品典仪、印物章京、

3〖Seven〗、武职外官:守御所千总、河营协办守备、安抚使、招讨使、宣抚使司副使、

3〖Eight〗、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左右春坊中允、国子监司业、堂主事、主事、

3〖Nine〗、都察院都事、经历、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经历、

40、太常寺满汉寺丞、钦天监监判、钦天监汉春夏中秋冬五官正、

4〖One〗、神乐署署正、僧录司左右善事、道录司左右正一

4〖Two〗、文职外官:京府通判、京县知县、通判、土通判

4〖Three〗、武职京官:兰翎侍卫、整仪尉、亲军校、前锋校、护军校、鸟枪护军校、

4〖Four〗、武职外官:门千总、营千总、宣抚使司佥事、安抚使司同知、副招讨使、

4〖Five〗、文职京官:左右春坊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

4〖Six〗、钦天监满洲蒙古五官正、汉军秋官正、和声署正、

4〖Seven〗、僧录司左右阐教、道录司左右演法

4〖Eight〗、文职外官:布政司经历、理问、允判、直隶州州同、州同、土州同

4〖Nine〗、武职京官:内务府六品兰翎长、六品典仪

50、武职外官:卫千总、安抚使司副使

5〖One〗、文职京官:翰林院编修、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国子监监丞、

5〖Two〗、内阁典籍、通政司经历、知事、太常寺典籍、太仆寺主薄、

5〖Three〗、部寺司库、兵马司副指挥、太常寺满洲读祝官、赞礼郎、

5〖Four〗、文职外官:京县县丞、顺天府满洲教授、训导、知县、按察司经历、教授

5〖Five〗、武职京官:城门史、太仆寺马厂协领

5〖Six〗、武职外官:把总、安抚使司佥事、长官司副长官

5〖Seven〗、文职京官:翰林院检讨、銮仪卫经历、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詹事府主薄、

5〖Eight〗、光禄寺署丞、典薄、国子监博士、助教、钦天监灵台郎、

5〖Nine〗、京职外官:京府经历、布政司都事、盐运司经历、直隶州州判、州判、

60、文职京官:司务、五经博士、国子监学正、学录、钦天监主薄、太医院御医、

6〖One〗、太常寺协律郎、僧录司左右讲经、道录寺左右至灵

6〖Two〗、文职外官:布政司库大使、盐运司库大使、盐道库大使、盐课司大使、

6〖Three〗、盐引批验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经历、县丞、士县丞、

6〖Four〗、文职京官:翰林院典薄、国子监典薄、鸿胪寺主薄、钦天监挚壶正、

6〖Five〗、祀祭署祀丞、神乐署署丞、僧录司左右觉义、道录司左右至义

6〖Six〗、文职外官:布政司照磨、盐运司知事、训导

6〖Seven〗、武职京官:八品典仪、委署亲军校、委署前锋校、委署护军校、委署骁骑校

6〖Eight〗、文职京官:礼部四译会同馆大使、钦天监监侯、司书、太常寺汉赞礼郎

6〖Nine〗、文职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县主薄

70、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诏、满洲孔目、礼部四译会同官序班、国子监典籍、

7〖One〗、鸿胪寺汉鸣赞、序班、刑部司狱、钦天监司晨、博士、

7〖Two〗、太医院吏目、太常寺司乐、工部司匠

7〖Three〗、文职外官;府厅照磨、州吏目、道库大使、宣课司大使、府税课司大使、

7〖Four〗、司府厅司狱、司府厅仓大使、巡检、土巡检

7〖Five〗、文职京官:翰林院孔目、都察院库使、礼部铸印局大使、兵马司吏目、

7〖Six〗、文职外官:典史、土典史、关大使、府检校、长官司吏目、茶引批验所大使、

7〖Seven〗、盐茶大使、驿丞、土驿丞、河泊所所官、?官、道县仓大使

7〖Eight〗、大致地说,夏殷以前,中国后妃制度比较简略,文字记述也很模糊,大率将天子的配偶统称为妃。如皇帝有四妃;帝喾有四妃。正嫡叫元妃,其他的称为次妃。

7〖Nine〗、周代天子开始立后,正嫡便叫王后。

80、《周礼》规定:天子立一后,三夫人(正一品),九嫔(正二品),二十七世妇(正三品至五品),八十一御妻(正六品至八品)。共121人

8〖One〗、五者相参,以定尊卑。与外朝六宫、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相对应。六宫即前一宫,后五宫。后五宫指后一宫;三夫人一宫;九嫔一宫;二十七世妇一宫;八十一御妻一宫。后正位宫闱,体同天王;夫人坐论妇礼;九嫔掌教四德;世妇主知丧祭宾客;女御序王燕寝。

8〖Two〗、秦王赢政兼并六国,统一天下,自称为皇帝,其正嫡便叫皇后。

8〖Three〗、汉帝国后妃制度继承秦制,并明确规定皇帝的祖母称太皇太后,母亲称皇太后,中国后妃制度的母后称号就此确定,历代相沿。

8〖Four〗、嫔御制度汉代时确立,汉代后宫制历汉初四帝,以后汉武帝、汉元帝的订立、增益。嫔御名号分为〖Fourteen〗、等:昭仪、婕妤、娥、容华、美人、八子、充依、七子、良人、长使、少使、五官、顺常、无涓,无涓这一等还包括共和、娱灵、保材、良使、夜者。

8〖Five〗、西汉初年帝王的正配叫皇后,其余嫔御名号有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

8〖Six〗、武帝时又加婕妤、娥、容华、充依。

8〖Seven〗、元帝时加昭仪,又有五官、顺常、无涓、共和、娱灵、保林、良使等。

8〖Eight〗、东汉的后宫人数没有什么减少,但鉴于西汉外戚权重,改革后宫,嫔御名号只设四等。东汉光武帝并省前制,皇后之外,只立贵人、美人、彩女。后又加宫人、凡嫔妃四等。(后宫只立皇后、贵人。贵人金印紫绶依旧,但奉禄不过是数十斛粟。又设美人、宫人、采女三等,但却没有爵秩,只是赏赐充给而已。)

8〖Nine〗、曹魏时出于文学的浪漫和对雅号的喜好,嫔妃分成12等:贵嫔、夫人、淑妃、淑媛、昭仪、昭华、修容、修仪、婕妤、容华、美人、良人。

90、魏太祖建国,皇后之下分后妃五等:夫人、昭仪、婕妤、容华、美人。

9〖One〗、文帝增五等:贵嫔、淑媛、修容、顺成、良人。

9〖Two〗、明帝增淑妃、昭华、修仪三等。除顺成。

9〖Three〗、太和时,明帝诏复夫人之制,位在淑妃之上,夫人以下爵凡12等;贵嫔,夫人位次皇后,爵无所视;淑妃位同相国,爵比诸侯王;淑媛位同御史大夫,爵比县令;昭仪比县侯;昭华比乡侯;修容比亭侯;修仪比关内侯;婕妤视中二千石;容华视真二千石;美人视比二千石;良人视千石。

9〖Four〗、晋设三夫人:贵嫔、夫人、贵人;九嫔:淑妃、淑媛、淑仪、修华、修容、修仪、婕妤、容华、充华。另有美人、才人、中才人。

9〖Five〗、北朝承魏晋制度,略有增损。“道武追尊祖妣,皆从帝谥为皇后。始立中宫。余皆或称夫人,多少无限,然皆有品次。太武稍增左右昭仪及贵人、淑房等。后庭渐多矣。又魏故事,将立皇后,必令乎铸金人,以成者为吉,又则不得古也。”

9〖Six〗、左右昭仪视大司马,三夫人视三公,三嫔视三卿,六嫔视六卿,世妇视中大夫,御女视元士。后来又置女职,以典内事:

9〖Seven〗、内司视尚书令、仆;作司、太监、女侍中三宫视二品;监、女尚书、美人、女史、女贤人、女书史、书女、小书女五宫视三品;中才人、供人、中使、女生才人、恭使宫人视四品;表衣、女酒、女飨、女食、奚官女奴视五品。

9〖Eight〗、南朝宋在晋制上有增有删,至宋明帝时规定:以贵嫔、贵妃、贵姬为三夫人;以淑媛、淑仪、淑容、昭华、昭仪、昭容、修华、修仪、修容为九嫔;以婕妤、容华、充华、承微、列荣为五职;另设散役包括美人、才人、良人。

9〖Nine〗、南朝齐高帝建元元年,有司奏置贵嫔、夫人、贵人为三夫人;修华、修仪、修容、淑妃、淑媛、淑仪、婕妤、容华、充华为九嫔;美人、中才人、才人为散职。三年,太子宫置内职,良绨比开国侯;保林比五等侯;才人比驸马都尉。

100、南朝梁、陈以贵妃、贵嫔、贵姬为三夫人;淑媛、淑仪、淑容、昭华、昭仪、昭容、修华、修仪、修容为九嫔;婕妤、容华、充华、承微、列荣为五职;美人、才人、良人为三职。

10〖One〗、北周宣帝自称为天元皇帝,皇太后便被尊为天元皇太后,又设正阳宫皇后、天皇太后、天皇后、天右皇后、天左皇后,后宫制度至此全乱了。

10〖Two〗、二年二月,改制诏为天制,敕为天敕。颂令:

10〖Three〗、尊天元皇后为天无皇太后,天皇太后李氏为天元圣皇太后,天元皇后杨氏为天元大皇后,天皇后朱氏为天大皇后,天右皇后元氏为天右大皇后,天左皇后陈氏为天左大皇后,正阳宫皇后称皇后。

10〖Four〗、隋文帝杨坚得天下后,鉴于前朝的积弊,一一加以革新。后宫中也一改旧制,只设皇后正位宫闱。开皇二年,吩咐依照《周礼》著内官程式,省减后宫人数,规定嫔3人,掌教四德,视正三品;世妇9人,负责宾客祭祀,视正五品;女御38人,主管女工丝台,视正七品。

10〖Five〗、隋炀帝时,后妃、嫔没有专职,“唯端容丽饰,陪从燕游而已。”炀帝醉心此事,自制嘉名,以贵妃、淑妃、德妃为三夫人,吕第一;顺仪、顺容、顺华、修仪、修容、修华、充仪、充容、充华为九嫔,品第二;婕妤12人,品第三。美人、才人15人,品第四。为二十七世妇;宝林24人,品第五。御女24人,品第六。采女37人,品第七。为御妻。总计120人。另有承衣刀人等,“皆趋侍左右,并无员数,视六品以下。”

10〖Six〗、唐代皇后以下,设四夫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二十六世妇:婕妤、美人、才人各9人;八十一御妻:宝林、御女、采女各26人。

10〖Seven〗、唐开元时期,以皇后以下设四夫人不合旧制,“乃置惠、丽、华三妃,六仪,四美人,七才人,而尚宫、尚仪、尚服各二。”

10〖Eight〗、两宋嫔御的名号没有准则,比较纷纭杂乱。大致地说,初入宫时,女子的名号有:侍御、红霞帔。再进一步,封君,封夫人。南宋改君为夫人。君和夫人在人数和郡名上没有一定。夫人以后,再进便是才人、美人、婕妤,然后进为昭仪、昭容、修媛、修仪、修容、充媛、婉容、婉仪、顺容、贵仪等。再进为妃一级:贵妃、贤妃、德妃、淑妃、宸妃。宋后宫的显著特色是无定位,由初级开始,随宠遇增长,不断晋级。

10〖Nine〗、辽代皇后之下,有元妃、德妃、文妃、惠妃,各妃这间没有什么等级差别。元代除了皇后和各妃这两个称谓,后宫中再没有别的名号。金代则复杂和完善一些。

1〖Ten〗、金是女真人建立的王朝。金代明确规定,选后不取自庶族。金创国之初,后宫嫔妃没有名号。到金熙宗时,始有贵妃、贤妃、德妃之称。海陵王执政时,后宫寝多,宠妃有十二位:元妃、姝妃、惠妃、贵妃、贤妃、宸妃、丽妃、淑妃、德妃、昭妃、温妃、柔妃。金世宗天定年间,后宫简少。金章宗明昌时期,后宫规制大备。

11〖One〗、金代后宫仿照汉制立了一套嫔御制度,明文确定:

11〖Two〗、皇后下设贵妃、贤妃、德妃三妃,正一品,同汉三夫人;

11〖Three〗、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正二品,同汉九嫔;

11〖Four〗、婕妤9人,正三品;美人9人,正四品;才人9人,正五品;同汉二十七世妇;

11〖Five〗、宝林27人,正六品;御女27人,正七品;采女27人,正八品,同汉八十一御妻。

11〖Six〗、另有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都不得是后宫内官。

11〖Seven〗、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朝代,元后宫除了正皇后以外,不有所谓的第二皇后、第三皇后,只要皇上高兴,设多少皇后都行。

11〖Eight〗、明代的后宫宫女很多。宫女被皇帝御幸以后,便获得妃的名号,进入了皇帝嫔妃的行列。但明代后宫除了皇后的称谓,只有妃这一级,没有嫔。妃有贵妃、淑妃、宁妃、贤妃、恭妃、宸妃、康妃、庄妃、裕妃,贵妃在妃这一级中地位比较高。

11〖Nine〗、清代宫廷的后妃制度是在清入关以后坐镇北京的第二位皇帝康熙皇帝玄烨确定的:

120、尊皇帝的祖母为太皇太后;母亲为皇太后;太皇太后、皇太后住慈宁宫,太妃、太嫔随住;

12〖One〗、皇后下设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妃四人、嫔六人,分住东西六宫;

12〖Two〗、嫔以下设贵人、常在、答应,无定数,随皇贵妃分住东西六宫。

12〖Three〗、清后宫制度规定,皇帝大婚之前,选八位比皇帝大的宫女,供皇帝进御,即献身皇帝。八位宫女都有名分,授以宫中四个女官的职衔:司账、司寝、司仪、司门。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www.77788848.com/uXoKW6FRbo.html

上一篇唐朝的吉礼

下一篇唐朝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