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昌竹编

唐朝昌竹编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唐朝昌竹编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唐朝昌竹编以及达州竹编非遗介绍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块儿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编结历史起源
  2. 达州竹编非遗介绍

[One]、编结历史起源

〖One〗、编织是人类最古老的手工艺之一。据《易经·系辞》记载,旧石器时代,人类即以植物韧皮编织成网罟(网状兜物),内盛石球,抛出以击伤动物。

〖Two〗、在西安半坡、庙底沟、三里桥等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印有“十”字纹、“人”字纹,清楚地显示出是由篾席印模上去的,有的还发现陶钵的底部粘附有篾席的残竹片。

〖Three〗、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苇席,距今约有7000年历史。1958年,在浙江湖州钱山漾村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出土的竹编更为惊人,约有200多件,其中大部分篾条经过刮磨加工。

〖Four〗、这一时期的编织工艺也相当精巧,有“人”字形、“十”字形和菱形、梅花形等形式。器物的品种有篓、篮、箩、筐等。周代,以蒲草编织莞席已很普遍。

〖Five〗、汉代以蔺草(又名马蔺、马兰草、灯心草)编织为席,产于三辅(今陕西中部)、河东(今山西夏县)等地。唐代,草席生产已很普遍,福建、广东的藤编、河北沧州的柳编、山西蒲州(今永济、河津等地)的麦秆编等都是著名的手工艺品。

〖Six〗、其中广东藤编还有编织花卉、鱼虫、鸟禽图案的帘幕。

〖Seven〗、宋代,浙江东阳竹编的品种已有龙灯、花灯、走马灯、香篮、花篮等,能编织字画、图案,工艺精巧,在每平方寸(11平方厘米)的面积内可编织120根篾条,有的还饰以金线。

〖Eight〗、至明清两代,浙江、江苏、湖南、四川、福建、广东等地的草编、藤编、竹编等生产有了发展,并在19世纪末开始出口。

[Two]、达州竹编非遗介绍

达州竹编是一项源远流长的非遗文化,以竹子为主要原材料,采用手工编织的方式制作出各种实用、美观的生活用品和艺术品。其历史可以追溯至唐代,至今已有千年之久。达州竹编以其精湛的技艺和创意,被誉为中国南方竹编之乡,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传统价值观念,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唐朝昌竹编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www.77788848.com/uBX2pJw3B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