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古琴家

宋朝的古琴家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宋朝的古琴家,以及琴台有什么典故!谢谢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1. 古琴介绍及历史背景
  2. 琴坛十友原文
  3. 琴台有什么典故!谢谢

[One]、古琴介绍及历史背景

〖One〗、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

〖Two〗、古籍记载伏羲作琴,又有神农作琴、黄帝造琴、唐尧造琴等传说;舜定琴为五弦,文王增一弦,武王伐纣又增一弦为七弦;可见中华古琴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Three〗、琴曲存世3360多首,琴谱130多部,琴歌300首。2003年11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宣布,中国古琴被选为世界文化遗产。2006年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Two]、琴坛十友原文

〖One〗、此番盛会,南北相融。琴坛十友,斫林七贤。“北王”王鹏来了,新斫“无痕”,朗逸舒展,浑厚内敛,宛若天工,秋水无痕;“南马”马维衡来了,亲斫“曲成”,珠玉相串,飞瀑直流,密疏相间,虚实相掩;“斫琴国手”张玉新来了,新斫“平安如意”,一方一圆,取法天地,方正端重,圆转流动;“倪琴创始”倪诗韵来了,亲斫“连珠”,端庄古朴,俊秀文气,饱满绵长,松透圆润。

〖Two〗、此外,还有唐健垣、饶锋、李全、熊立群、许昌武、潘珠军、吴跃华……这些名字,无不都是当代颇有影响力的琴家,而他们带来此次大展的古琴,都是倾心血之作,无不标新立异,无不引人注目。有古琴形制若鱼者,琴身流畅,色泽鲜亮;有古琴形制如竹者,琴身斑节,墨绿高古。

〖Three〗、似乎每一张琴,都值得细细揣摩。似乎每一张琴,都需要慢慢赏析。然而,在这些外形讲究,色彩浓烈的古琴之中,却有一隅,让人行走至此,竟会驻足不前。

〖Four〗、那里摆放着三张古琴,琴形古有七十二式,这三张琴,却是最简单的三种:仲尼式、伏羲式、神农式。

〖Five〗、琴身至简,就连琴穗,也是最为单薄简瘦的那种,自然地垂落着。然而,这样的至简,却直接带来了至高至强的美感,因为琴身线条极致流畅,如同山间原石,经过流水千百年的流淌冲刷,早已圆润通透。因为至简,所以摒弃了所有的外在华美,只留下了最本原的琴身线条,每一条曲线,都有自然流畅之美,每一处曲折,都有浑然天成之感。增其一分则嫌多,减其一分则觉少,就是这最恰当的比例,最合适的线条,让琴身本身,具有一种玲珑灵秀的天然之美。琴身如此,似是天成,岂是人作?一言以蔽之,这才是古琴,这才是古琴应有的样子吧。

〖Six〗、在三张古琴之中,挂有一幅宋代的《听琴图》。画中主人,居中危坐石墩上,黄冠缁服,微微低头,双手置琴,轻拨琴弦。听者三人,右一人纱帽红袍,俯首侧坐,一手反支石墩,一手持扇按膝,神气就像完全陶醉在这悠远的琴声之中;左一人纱帽绿袍,拱手端坐,抬头仰望,似视非视,那状态正是被这美妙的琴声挑动神思,陷入悠悠遐想;在他旁边,站立着一个蓬头童子,双手交叉抱胸,远远地注视着主人,用心细听,心思单纯。画面背景,简练苍古。松树女萝,亭亭如盖。几上薰炉,香烟袅袅。整幅画面,静气横流。却有琴音,溢于画面。

〖Seven〗、此琴,此画,都因至简,故而生出静气,诞出大美。画中人物所拂之琴,也是形制简单,此情此景,如同穿越时空,画面之中,琴曲结束,琴者起身,将琴轻轻挂于一旁,就是一边的仲尼式、伏羲式、神农式三式。

〖Eight〗、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美至简。

〖Nine〗、三张古琴,均为黑色。天下百色,以黑为纯。三式古琴,黑至醇厚,黑至纯净。这样的黑,一定是按照古琴之制的法则制作,人工勤奋,再把古琴交付给岁月,让时光再印上一层光泽,这才有了如此醇厚纯净之黑。

〖Ten〗、琴之琴徽,玉石相嵌。一至十三,一线贯之。月华相缀,星光相连,隐有丝丝星月之光从琴身所渗。发匣琴徽,陈酒之香。水烟晦琴徽,山月上巖屋,可寻琴声来去归处。十三枚琴徽,真若满杯之水,盈而不溢。

1〖One〗、琴之形制、颜泽、徽色……其实终为琴音服务。取仲尼式、伏羲式、神农式其一,正襟危坐,手拂琴弦,如同春风过处,百花齐放。低音处若山中溪流,低回醇稳,这该是司马相如在相府之外,演奏的那曲《凤求凰》吧,琴音不能太高,唯恐惊了他人,低旋慢转,每个音符,却又饱含着热烈的情思;中音处如山中清泉,清澈明亮,这该是伯牙在山野之中奏出的那一曲《高山流水》,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这是伯牙与子期,在琴声之中的再度相逢;高音处是山中飞瀑,高亢磅礴,这样的铺天盖地,这样的纷披灿烂,唯有嵇康再世,唯有一曲《广陵散》,方有如此旷达入云之琴声。

[Three]、琴台有什么典故!谢谢

〖One〗、伯牙、钟子期以“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流传至今;琴台被视为友谊的象征。

〖Two〗、古琴台又名伯牙台,位于汉阳龟山西麓,月湖东畔。相传,古时有位名叫俞伯牙的琴师曾在此弹琴,抒发情怀,樵夫钟子期听懂其志在高山、志在流水,二人遂结为知己。后来,钟子期病故,俞伯牙悲痛不已,在友人墓前将琴摔碎,从此不再弹琴。“知音”典故由此而来。古琴台是后人为纪念这一对挚友而建。

〖Three〗、古琴台始建于北宋,后屡毁屡建。现在的古琴台建筑群占地15亩,规模不大,布局精巧,主要建筑协以庭院、林园、花坛、茶室、层次分明。院内回廊依势而折,虚实开闭,移步换景,互相映衬。修建者充分利用地势地形,还充分运用了中国园林设计中巧于“借景”的手法,把龟山月湖山水巧妙借了过来,构成一个广阔深远的艺术境界。以上供借鉴。

宋朝的古琴家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琴台有什么典故!谢谢、宋朝的古琴家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www.77788848.com/iqbTydiCR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