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疏

唐朝疏

大家好,关于唐朝疏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什么是唐律疏议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什么是唐律疏议
  2. 疏正是什么意思
  3. 疏又称为什么

[One]、什么是唐律疏议

《唐律疏议》原名律疏;又名唐律、唐律疏义、故唐律疏义,是东亚最早的成文法之[One]、唐朝刑律及其疏注的合编,亦为中国现存最古、最完整的封建刑事法典。三十卷。唐朝法律制度基本上沿袭隋朝。唐初以隋《开皇律》为蓝本制定《武德律》,于武德七年(624)颁行,是为唐律草创时期。贞观元年(627),唐太宗李世民令长孙无忌、房玄龄等,参酌隋律,对《武德律》加以修订,于贞观十一年颁行,是为《贞观律》。《贞观律》的刑罚有所减轻,律条也比较完备,为《永徽律》所本,是《唐律》的奠基时期。永徽元年(650)唐高宗李治命长孙无忌、李绩、于志宁等修《永徽律》,翌年颁行。《永徽律》凡十二篇五百条(一作五百零

[Two]、疏正是什么意思

〖One〗、疏正是古书注解的一种体例,又叫疏,是对注解的注解。意疏通、考证。

〖Two〗、考据、会通古书的义理,加以补充、校订、考证、阐释。如清王念孙《广雅疏证》、皮锡瑞《郑志疏证》等。

〖Three〗、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和州文徵序例》:“作者生平大节及其所著书名,似宜存李善《文选》註例,稍为疏证。”陈旦《<列子·杨朱篇>伪书新证》:“今仅就《天瑞》一篇言之,其托伪之迹,已不可掩;苟广为疏証,虽累帙不能尽。”

[Three]、疏又称为什么

〖One〗、正义,又名“疏”,也叫“注疏”、“义疏”,是一种经注兼释的注释,即对古书的旧注作进一步解释。它属于古籍注释体例之一。其它如传、注、笺、诠、义疏、义训等。

〖Two〗、义疏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代出于思想统一和科举考试的需要,由官方以指定的注本为基础把经书的解说统一块儿来,这种新的注疏唐代称之为“正义”。宋代学者为了便于查阅,把儒家十三部经书的注和疏加上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的注音合刊成一部书,即《十三经注疏》。

〖Three〗、例如《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中的“疏”即正义,指的是宋代邢昺《论语注疏》。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www.77788848.com/4Y7XsLiOqm.html